
初中生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断裂的干预案例
来访者基本信息:
姓名:小昊(化名)
年龄:14岁
年级:初三学生
网络沉迷:日均游戏时间超6小时,夜间偷玩至凌晨,多次因手机被没收而绝食抗议。情绪失控:断网后出现砸门、吼叫等攻击行为,曾将书桌推倒致右手轻微骨折。学业崩塌:连续两学期多科不及格,拒绝参加中考复习,声称“考职高也能当游戏主播”。社交退缩:删除所有现实朋友联系方式,仅通过游戏语音与网友交流。
- 咨询方式:
徐州心理室
- 解决方案:
解决方式
需求替代:
联系科技公司提供简易编程项目外包,将其游戏策略能力迁移至实际收益(首月赚取800元)。
组建校园电竞社,规范活动时间为周末下午3小时,需完成学习任务方可参与。
家庭关系修复:
开展“亲子角色互换日”:父母体验完成游戏日常任务,小昊负责买菜做饭。
设立“家庭成就墙”,同步展示父母工作成果与其编程作品。
身体意象重建:
营养师定制健康食谱,健身教练设计游戏化减脂计划(如“击败卡路里Boss”)。
购买cosplay服装道具,将其“坦克”梗转化为漫展角色扮演优势。
学业衔接:
开发数学题闯关程序,将三角函数知识嵌入游戏场景设计。
与职高电竞专业教师座谈,了解职业化路径需具备的文化课底线分数。 - 治疗效果:
治疗效果 第一阶段(1个月): 游戏时长降至日均3小时,夜间使用手机需主动上交充电。 家庭雕塑中首次与父母形成三角形站位,象征关系破冰。 第二阶段(3个月): 编程外包收入稳定,用第一笔钱为母亲购买生日礼物。 体重下降5公斤,在漫展Cos《英雄联盟》布隆获“最佳还原奖”。 第三阶段(6个月): 中考数学提升至102分(满分120),被职高电竞专业特招录取。 父亲在家庭会议道歉:“以
- 客户评价:
以前觉得现实世界全是BUG,现在发现只要找到正确补丁,人生这场游戏也能玩出SSS评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