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初中生家庭变故学业压力叠加的心理危机干预案例
来访者基本信息:
姓名:小轩(化名)
年龄:13岁
年级:初一学生
频繁与父母争吵,摔打物品,事后又陷入自责。拒绝上学,将自己反锁房间,日均使用手机超8小时。持续性头痛、胃痛,多次就医未发现器质性病变。无法完成作业,声称“背课文时脑子一片空白”。
- 咨询方式:
线上咨询
- 解决方案:
解决方式
创伤修复:
通过时间线疗法梳理父母离婚事件,纠正“都是我的错导致家庭破碎”的错误归因。
制作“情绪急救箱”(内含放松音乐清单、励志便签等),应对急性焦虑发作。
学业重建:
联系原校教师提供旧教材,周末线上补基础知识点。
协商取消数学课随堂测验,改为单独作业批改。
家庭系统调整:
母亲参加亲子沟通工作坊,学习用“我信息”表达担忧(如“我担心熬夜影响你健康”)。
父亲签署《探视协议》,约定见面时不谈论成绩,共同完成烹饪等互动任务。
校园支持:
班主任安排热心同学组成“学习搭档”,课间辅导错题。
发掘其航模制作特长,推荐加入科技社团重塑自我认同。 - 治疗效果:
治疗效果 第一阶段(1个月): 到校率从30%提升至80%,头痛发作频率由每日1次降至每周2次。 HTP绘画中首次出现太阳、小鸟等积极元素。 第二阶段(2个月): 主动向母亲倾诉“其实我怕爸爸不要我”,母子拥抱哭泣达成情感共鸣。 数学月考及格,教师公开表扬“解题思路有创意”。 第三阶段(4个月): 在科技节航模比赛中获二等奖,结交3名社团朋友。 自述“现在胃痛很少犯了,和爸爸搭乐高
- 客户评价:
以前觉得全世界都讨厌我,现在发现只是没找对地方。航模社的朋友说我的战舰超酷!
上一篇:一名初中生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历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