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名初中生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历程
来访者基本信息:
姓名:小玲(化名)
年龄:14岁
年级:初二学生
情绪低落:持续3个月情绪压抑,常无故哭泣,对学习、社交失去兴趣。躯体反应:失眠、食欲减退,常感疲惫,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。自我否定:反复表达“我太笨了”“考不好人生就完了”等消极想法。成绩下滑:从班级前10名跌至中下游,加剧焦虑情绪。
- 咨询方式:
徐州心理室咨询
- 解决方案:
认知重建:
引导小玲区分“父母的期待”与“自我价值”,帮助她设定合理学习目标。
通过角色扮演,练习应对同学嘲笑的积极回应方式。
情绪管理训练:
教授腹式呼吸、正念冥想等放松技巧,缓解焦虑躯体化症状。
家庭干预:
与父母沟通,建议减少批评,增加鼓励,每周安排“家庭谈心时间”。
协商降低成绩要求,允许小玲自主规划每日学习时间。
学业支持:
联合教师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,重点补足薄弱科目(如数学)。 - 治疗效果:
初期(1-2周): 睡眠质量改善,每日睡眠时间从4小时延长至6小时。 情绪日记显示消极想法频率减少30%。 中期(1个月): 能主动与同学交流,参与班级活动,人际关系逐步修复。 数学小测成绩提升15分,自信心有所增强。 后期(3个月): 期末考重回班级前15名,焦虑量表评分从重度降至轻度。 自我评价转为“虽然不完美,但我在努力进步”。
- 客户评价:
以前总觉得严师出高徒,现在才明白孩子心理健康比分数更重要。感谢咨询师教会我们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!
上一篇:没有了!